您当前的位置>资讯中心

博物馆入选第三批河北“不得不”旅游精品项目

2019-01-25 00:00:00来源:地球科学博物馆

1月22日,以“文旅深度融合 乐享精彩河北”为主题的2019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布活动在石家庄太行国宾馆举行。活动全面梳理了2018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亮点,集中展示了河北文化和旅游改革创新发展成就,发布了第三批河北“不得不”旅游精品项目。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作为公益性高校博物馆,以2万多件丰富的藏品、鲜明的地学特色,成功入选第三批河北“不得不”旅游精品项目。



据悉,该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旨在推介河北文化和旅游资源和线路,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吸引更多游客到河北旅游观光。为了此次发布活动,在去年11月初,省文化和旅游厅就启动了发布活动相关评选项目的征集、整理和初评工作。组织行业专家推选出各项目“入围名单”,然后在主流媒体进行公示,接受公众投票。包括“不得不”旅游精品等多个发布项目的公众投票从去年12月10日开始,到去年12月24日截止,投票历时15天。公众投票结束后,由相关部门、协会负责人和知名专家、学者及媒体代表进行终评,结合公众投票结果,产生各个项目最终入选名单。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以公众投票11.149万的最高票数从20个博物馆中脱颖而出,顺利入选第三批河北“不得不”旅游精品项目。



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是集科普教育、科学研究和地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高校博物馆,始建于1954年,具有64年的发展历史。新馆建于2006年,位于槐安东路136号河北地质大学校本部内,建筑本体为五层框架结构,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,设立4个常设展厅。一层为宇宙与地球厅,重点展示宇宙与地球的起源和组成;二层为岩石矿物厅,展示三大岩类及矿物标本;三层为宝石与矿产厅,主要展示天然珠宝玉石、人工宝石和各类矿产资源;四层和五层为恐龙与古生物厅,展示有九条恐龙的骨架和有关恐龙的起源、分类、特征、演化及灭绝,展示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各阶段的珍稀化石。


博物馆外景

博物馆展厅一角


地球科学博物馆馆内收藏标本2万多件,展出8000余件。展出特色有“不寻常华北龙”、塔菲石、距今14.3亿年的桑树鞍藻、大个体海蓝宝石、世界百枚名钻仿品、猛犸象牙、铁陨石等。


不寻常华北龙

大个体海蓝宝石

天镇龙化石

钻石

和田玉

碧玺


新馆开馆以来,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、精美的展品、优质的服务,受到社会的好评。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、学者、地学爱好者、广大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数十万人,成为了河北地质大学独具文化特色的高校名片。地球科学博物馆也因此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、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、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、河北省首批科学素质教育基地、河北省省级科普教育基地、河北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、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石家庄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、石家庄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基地。


小学生参观博物馆

“山里孩子看世界”公益活动走进博物馆